2月21日,在廣州港集團2023年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,對獲評廣州港集團2022年度“領航先鋒”工程優秀項目和宣傳信息工作先進集體等進行了表彰。中山港航黨委《融合共建開新篇,聚力合作促發展》獲評優秀“書記項目”,同時獲評“宣傳信息工作先進集體”。中山港航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董文澤現場領獎,并作為基層黨組織代表進行抓黨建工作述職發言。

主要成效
圍繞黨建促發展,強化互動合作、學習交流,以支部共建為契機搭建融合交流平臺,加強中山港航和廣州港下屬單位的業務聯動。通過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,加強駁船航線、拖車運輸、智能倉儲等業務合作,完善港口生產配套信息化系統,促進南沙WGO業務發展,實現“兩港合一”“聯合堆場”功能,啟動“灣區一港通”模式在中山港航批量化操作。通過提高物流服務水平,積極吸引貨源,順利完成年度各項經營目標,港口集裝箱市場份額同比穩中有升,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實現雙增長。
特色做法
一、書記領航促融合,加快“兩港合一”
發揮黨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實的領導作用,黨委書記帶領黨委班子及各黨(總)支部書記等管理骨干,走訪業務關聯單位,以業務聯動為依托,開展全方位的黨支部共建活動。加強與南沙港業務互動,提升南沙WGO航線客戶服務能力,促進WGO業務快速發展,全年箱量同比增長40%。通過黨建共建、業務互聯,業務開拓能力和服務質量得到大幅提升,贏得更多客戶認可,有效開拓水浮石、橡膠木等新貨源;吸引了一批優質客戶選擇WGO南沙航線進出口業務;同時,推動奧馬集散中心落戶小欖港,形成一體化合作項目,帶來箱量增長。圍繞實現“組合港”、“灣區一港通”,推動相關信息系統的開發,實現聯合堆場功能,通過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、協作發展等方式,加快實現“兩港合一”。
二、黨建引航謀發展,深化物流合作

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、創造力和戰斗力,聚焦解決客戶市場發展難點、打通堵點、消除痛點,以黨建引領構筑紅色物流網絡,在灣區集拼業務、智能倉儲、駁船/拖車運輸等方面不斷融合尋找發展機遇,共同搭建“中山—南沙”物流新通道,為區域經濟貢獻港航力量。
一是港澳分公司與廣州港穿巴在降低外租船舶成本、優化外租運力和費收結構、信息化建設、加強船舶和船員管理等方面加強學習交流,提升雙方管理水平。
二是華暉貨代與廣州港穿巴在廣州地區開展渡吉合作,有效降低渡吉成本,加快渡吉效率;加強中山至南沙的快線合作,成功落實一港通常態化操作和批量化操作;發揮在香港的操作優勢,加強與穿巴在香港航線合作。
三是集運公司與港天、易港達、汽車碼頭等單位展開合作,開辟新型運輸業務。集運公司承運港天和汽車碼頭的柜量,占公司南沙線全年拖運柜量近10%;參與廣州港物流進口水果、凍肉等冷鏈陸運業務;啟動與港天新增鐵路柜/北區倉庫項目的協作承運業務、汽車碼頭關聯單位項目。
四是港航智能倉加強與南沙國際物流中心新倉庫和冷庫互動,交流業務發展經驗,共同探討把智能倉模式向南沙港延伸,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三、對標對標學典型,提高管理效能

看典型學經驗找差距,黨建引領促提升,對標先進單位的管理經驗,提高自身管理效能。
一是學習新沙公司班組和創新工作室的建設經驗,積極打造維修組班組、港機班班組等示范性班組建設,推廣經驗;學習新沙公司職能部門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,高效服務基層,推動中山港航企業內控和安全環保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全面進步。
二是學習黃埔公司在港容港貌提升和優員增效方面的成功經驗,優化提升相關工作。從“衣食住行”學習港容港貌提升工作經驗,從精簡機構、改進工藝、優化薪酬方案等方面汲取優員增效工作實操經驗,成功推動中山港航實現年度優員增效計劃目標。
四、平臺優勢巧助力、提高員工能力

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,激發人才活力,啟動“走進廣州港”管理人員業務提升系列培訓,組織青年管理人員走進廣州港總部和下屬單位,在業務拓展,財務會計、安全環保和內部審計等工作上開展全方位的跟崗學習。通過跟崗實踐一對一教學模式,提升管理人員綜合能力。同時,推薦優秀青年人才入選廣州港優秀青年人才庫,加快人才隊伍建設,培養一批綜合素養高、學習本領強、團隊協作佳、創新活力突出的后備管理人才。
五、共色港灣賦效能,提振發展信心

參觀“紅色港灣”廣州港集團企業文化展廳,全面了解廣州港歷史及港區規劃布局、發展面貌,從國資國企的發展征程中汲取奮進力量。在百年太古倉碼頭,親身感受體驗昔日繁華的倉儲碼頭到今天集文化創意、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港口歷史文化傳承。走進“珠江紅色講堂”,研學廣州革命歷史、溯江流瞻仰兩岸紅色舊址。通過一系列互聯共建文化活動,增強身為廣州港一分子的榮譽感和自豪感,錨定信心,勇毅前行。